要说教师评职称这个事,那可真的是大起大落,有人甚至因此火山策略,抑郁了。
某书网友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例子,学校里一位女老师,27岁时就评上了中级职称,可今年已经50岁了,还没有评上副高 。
她刚入职的时候,学校的定位是“教学型大学”,评职称主要考核教学相关的指标。结果到她32准备申请评副高的那一年,学校改定位为“教学科研型大学”,而一直在教学上发力的她没能跨过副高的门槛。
随后几年,学校引进的老师多为 985大学毕业的博士,科研能力突出,所以她评职称,屡战屡败,到今年50岁又参加了一次副高评审,结果排第四,直接情绪崩溃,后被送去医院,诊断已经中度抑郁了。
帖子底下,网友的留言也很精彩。各有各的辛酸泪啊~
网友留言
1.还有更惨的,我所在单位55岁讲师,评了6年副教授都没搞成,有一次我是评委,为他呼吁,还是没成功,为啥要帮他呐喊呢?我和这位黄金讲师是同一年入职的。
2.理解!我42岁,一个失败的讲师,也曾经因为评职称郁郁寡欢,吃了半年的调整情绪和睡眠的药物,无数次自我开解,说服自己接受平庸和失败,慢慢缓过来了。虽然没有完全好。我接受我的现状是我自己的不够努力造成的,别的都是借口。只能说每个人的选择和志趣都不相同,且平庸且珍惜吧!
3.江苏省许多高校教授的入门条件是四个必须:
①博士学位;
②国外一年以上经历;
③国家级项目结题(省部级不算);
④一级权威期刊论文至少1篇。
4.你们要看看这位:国外博士、博士后回国,踏踏实实讲课做科研,双语教学就想到他。疫情期间,60岁以讲师退休。没有什么仪式、会议、say byebye,就跟没有存在过一样。每个人都有变老离开的一天。
我们这些庸人自扰,本尊还不是偶尔走过,偶尔出现在球场,身体健康,夫复何求?!想想06年国外博士后,到60岁讲师退休火山策略,你就知道自己已经够幸福了啦!
5.有人上了,必然有人因此落选了。同情了这个可能坑了那个。所以还是按规则来吧。
6.现在已经很难了,中老年人要和年轻的博士竞争,当然不占优势。但是10年前20年前还是很轻松的,该评的时候没评,错过机会就麻烦了。
7.大学教师不再是个好职业,各种考核各种竞争,学生盯着你、单位盯着你、社会盯着你,以为你收入很高。不过呢,如果只想找个买五险一金的地方,大学是个好选择。
8.认识一个中部地区的高校老师,不惑之年仍是讲师,但因为技术好,横向课题多的很,开着百万豪车。而他们学院的二级教授们开着30多万的车。
9.不要太把职称当回事,身体是第一位的。
高校讲师为评职称有多拼?
《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影响因素的事件史分析》一文中,对136位华东地区四所研究型高校教师调查后发现,讲师职称的平均年龄是 29.8 岁,晋升至副教授时的平均年龄为 34.2 岁,晋升至教授时的平均年龄为 40.8 岁。从讲师到正教授一共需要12.5年。
“沉没成本太高了!” 面对科学网记者,一名大学教师狄明感叹,“职称每几年一评,但每次评审都不能只评价累积的成果,而是要有新成绩,这就迫使教师们不断‘量产’一些没有价值的成果,导致其无法沉下心来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。”
在如今的高校中,处在“吃不饱”状态的教师,尤其是年轻教师并不在少数。于是,狄明看到了周围一幕幕针对职称评审的“荒诞剧”。
“至少现在来看,找课题、做项目依然是教师们评职称的最重要途径,但能够顺利拿到项目、课题的毕竟是少数。”狄明说,大量的教师还是要挂名、代发,甚至找人代写论文,不停地想办法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各种文章的最后,哪怕是第三作者、第四作者、第五作者……甚至在个别情况下,有的教师公然大打出手,为的只是争夺一个职称评审的“名额”。
职称金字塔是职称越高,人就越少。大多教师所花费的时间可能不仅仅是十余年,甚至有二十年、三十年,有些直至退休了还是副教授。而有些特例用几年就能完成。何老师就见过一位讲师只用了4年就成为了副教授!当时评教授的时候才三十一岁。当然,这跟年轻人的“时代红利”有关,博士刚毕业,30岁出头,就直聘教授、副教授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
不过,2025年教师职称改革有一些新政策,强调\"破五唯\",不再唯论文、唯职称、唯学历等。多元评价体系被引入,如人民大学建立了六维打分评价体系,包括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创新、国际交流合作等六个维度。
对于基层教师,各地有倾斜政策,如海南省规定基层教师任教满15年可申报高级职称,教案可替代论文;江苏省明确乡村教师任教满30年可直接认定正高级职称。
或许在未来火山策略,职称的评定也会更加多元化。
本文转载自募格学术,
整理来源自知乎、科学网、学术桥、今日头条、PaperRSS等
数学好物
最后再来关注一下
超模君精心研发的数学文化T恤!
穿在身上的
不仅仅是信仰!
“同理可得”与“显然易证”文化T恤
数学文化中的密码
信息量爆炸的文字
原价 269元
超模君特惠价139元!!!
赶在夏天的脚步前
把它和对数学的信仰带回家吧~
大家好,这是【超模君】项目的主理人中大数学博士【大Lee】的个人Vlog视频号,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视频号。
喜欢《数学有什么用系列》记得关注超模君Vlog,点赞和点小爱心哦,
一路坚持,靠的是大家!
在这里我会争取日更(大家可以监督),一天一个主题。
在视频号,分享知识,见解,生活碎片,以及家庭生活的日常花絮。
最近在做【优质国货赋能】和【安全产品溯源】。也欢迎大家一起做云股东和云监工。
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留言互相讨论分享进步。
点击长按关注
简介:超模君,数学与交叉科学教育自媒体博主,中大数学博士,有俩崽崽和一洁癖的太太。爱分享有用的数学建模知识,爱深挖有趣的交叉科学人物故事,爱为靠谱的现代教育、提升幸福感的产品打call。著有 《芥子须弥·大科学家的小故事》、《数学之旅: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》、《漫画数学: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》、《一份钟数学》 (已售罄)、《薛定谔的猫:漫画大科学家的小萌宠》(已售罄)、超模君幽灵魔方、超模君丙烯马克笔等广受大人与孩子们喜爱的作品。
在这里,超模君不定期会有脑洞大开,和你分享一些新研发出来的,小而美的,有故事的,有知识的理工创意产品,期待与您分享。
新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